森林保护与森林抚育工程
- 发布时间:2018-12-11 10:56
- 来源:
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森林资源过度开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局部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长白山保护区外围的原始森林所剩无几,过熟林仅占林地0.8%,绝大部分为次生林和部分不成材的过渡性树种,保护区外围的原始森林大面积减少,使保护区森林系统逐渐孤岛化。根据遥感解译数据统计,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斑块面积减少而数量相对增加,局部区域森林景观趋向生境破碎化。另外,受风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域植被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降低。亟需通过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的方式,增加林木数量、促进林木的生长和更新,提升森林质量。
(2) 建设内容
长白山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森林保护与抚育工程。在保护区和环区路及保护区周边林区开展森林保护与抚育300公顷,在长白山西坡和南坡风灾区实施人工造林约100公顷。项目实施周期为2017-2019年,总投资6300万元,已完成投资300万元。
池北区森林保护与森林抚育工程。对池北区城区内具备条件的空闲用地,按照规划要求分批次进行绿化,并对区域内的森林进行抚育,绿化和抚育面积达到2700公顷。项目实施周期为2017-2019年,总投资54000万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
池西区森林保护与森林抚育工程。在池西区营松高速以北的大、小黄泥河两岸开展植树造林及抚育工程,河道中心线全长8372米,设计护岸全长18586米,绿化面积101公顷。建设中央森林公园、森林体育公园、林间创意公园,在对公园现有原始植被保护的同时,进行森林抚育及植树造林,面积215.5公顷。在道路两侧开展绿色廊道植树工程,绿化面积18.5公顷。在池西区现有绿廊和其它绿地开展植树及抚育工程,面积193.08公顷。在南山次生林进行植树造林及抚育等,种植槭树科及红松、云杉核桃楸等彩叶树种,打造春有叶、夏有花、秋有果、东有绿,四季有景色的五花山,完成植树造林423.43公顷。在池西区至长白山西山门段两侧开展植树及抚育工程,在保留原始植被的同时,整合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森林抚育及植树造林,种植槭树科核桃楸等彩叶树种,完成90公顷。该项目将累计完成森林保护与抚育面积1045.66公顷,项目实施周期为2017-2019年,总投资40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
池南区森林保护与森林抚育工程。在池南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进行人工造林,面积约100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漫江水厂,西至锦江大桥,北至302省道100米,南至漫江50米)。在池南区锦北林场周边实施幼林抚育,主要包含除草、割灌、松土、培蔸、施肥、除萌等措施,面积约50公顷。在锦江流域两岸开展森林抚育,主要技术措施包含:除草、割灌、修枝、抚育采伐等,面积约200公顷。在池南区八公里村至横山站的沿线两侧开展天然林人工促进萌芽更新,技术措施主要包含除草、割灌、幼苗移植、萌芽条培育等,培育对象红柳、云杉、水曲柳、红豆杉等树种,面积约150公顷。该项目合计完成森林保护与抚育面积500公顷,项目实施周期为2017-2019年,总投资13000万元。
(3) 实施效益
本项目在长白山保护区及池北区、池西区、池南区开展森林保护与抚育4645.66公顷,将显著增加区域森林覆盖面积,提高幼林成活率,加速林木生长,促进自然灾害受损林木的更新和恢复,有效改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品质和生态环境,同时优化建设区域环境,改善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
- 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2018-12-11 10:55
- 森林保护监测体系与管护体系...2018-12-11 10:53
- 延边州与长白山管委会畅谈合...2016-12-14 12:00
- 2017长白山国际冰雪嘉年华活...2016-12-12 12:00
- “冰雪群英汇”产业高峰论坛举行2016-12-10 12:00
- 首届中国·吉林国际冰雪旅游...2016-12-10 12:00
- “冬季到吉林来玩雪”主题旅...2016-12-09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