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工作简报(第二期)
- 发布时间:2018-12-11 10:06
- 来源:
- 收藏
8月21日,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中期调度会在省财政厅会议室召开,省财政厅经建处领导、涉及建设项目的吉林、长白山、延边、白山和通化五个地区的12个县市财政局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财政厅经建处刘勇处长主持,财政厅王慧群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上,各市县围绕项目进展情况、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机制创新和典型做法、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等五个方面做了汇报,最后,王慧群副厅长作了总结讲话,讲话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全省工程进展情况
从全省情况来看,试点工程共101个项目,总投资109亿元。截至2018年7月底,已开工项目53个,开工率52.48%,完成投资13.42亿元,投资完成率12.3%。计划2018年新开工项目51个,完成投资58.64亿元,目前2018年新开工项目10个,新增投资4.36亿元,新增项目开工率不足20%,新增投资额仅占当年计划的9.22%。其中,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共53个项目,计划2018年全部开工,目前已开工33个,开工率62.26%。2018年新开工项目3个,新增投资1.3亿元。长白山管委会作为全省试点工程的核心,占总投资的60%,从目前实施情况看,项目推进缓慢,新建项目开工率低、投资完成率低,严重影响了全省的实施进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实施进度偏慢。目前,各试点工程进展速度整体较慢:项目开工率低,全省项目开工率刚过50%,2018年按计划开工率不足20%。投资完成率低,全省投资计划完成率刚过10%,去年12月份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拨付试点市县奖补资金33.7亿元,现在有约20亿资金闲置在市县财政,资金执行进度较慢。绩效目标完成率低,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外,其余绩效目标完成率均不足10%。
(二)工作普遍重视不够。在工程组织实施方面,个别市县虽然成立了领导小组,但没有切实发挥作用,治山、治水、护田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依然没有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存在。个别市县财政作为牵头部门,也没有负起牵头责任,对试点工作基本不研究、不管理、不督促,省里下发的通知直接转发项目单位,项目单位填报的表格市县财政不经审核直接上报到省里,把自己当成了传话筒、邮递员。
(三)制度执行不严格。上半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吉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吉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建立了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绩效管理月报、季报制度,5月份还专门召开了培训会。但从制度执行上看,目前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月报、季报制度,个别市县在执行上不认真、不严格,存在报送不及时、不准确、不符合格式要求的情况。
(四)宣传报道不够重视。今年上半年,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相关省份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为切入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大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第一批试点的江西赣州,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第二批试点的山东泰山、云南抚仙湖、四川华蓥山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也时常能够见诸报端和网络。目前,我省长白山管委会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上的宣传报道做的较好,其他市县的报道几乎没有在媒体上见过。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进行了着重强调。目前中央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是零容忍。我们试点市县所在的长白山区也必然受到国家重点关注,国家和省里投入的资金如此之多,各试点市县绝对不能把山水林田湖当成一般的项目。我们可以想象到,拿了国家这么多钱,如果工作干不好,绩效目标完成不了,项目所在市县党委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国家一定会问责的。所以,各试点市县必须增强重视程度,提高认识,切实把试点工作做好。
(二)要进一步承担起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目前,省级的领导小组由靖平常务副省长担任。各试点市县也基本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均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县财政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省里制定的制度要严格执行,档案留存、宣传报道等工作要主动谋划,提前部署,不能等明后年国家考核时候临时抱佛脚。下一步,国家会严格考核省里,省里也会严格考核各试点市县。下半年,我们就要会同财政部驻吉林专员办对各试点市县开展中期绩效考评。考评结果差的不但拿不到差异奖补,而且一是要通报当地政府,二是要收回前期预拨的基础奖补资金。
(三)要进一步加快试点工程推进速度。据我们了解,同为国家第二批试点的四川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规划的45个项目已开工35个,累计完成投资44.46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27%。尽管有我省东部山区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是项目进度慢、资金执行慢、绩效目标完成慢确是事实,说明我们对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还存在较大差距。各试点市县要第一时间将此次会议精神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加大工作力度,抓紧组织项目实施。9月底,省里将对各地试点工程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山水办主任陈兆双、副主任李洪刚参加会议。
长白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库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实地调研
8月22日,长白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库率队到池北、池西、池南三个经济区,就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就白溪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池西区小黄泥河河道治理情况、池北区寒葱沟河道水污染治理情况等工程现场实地检查,并就有关情况召开座谈会。
王库要求,各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变当前压力为发展动力,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为全年工作和今后发展履行职责和义务。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王库强调,各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攻坚重大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针对全区项目建设面临的资金、房屋征收、规划选址、与周边地区衔接等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以打破项目推进僵局;要牢牢把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项目前期、开工实施、土地收储、谋划储备、招商引资等重点环节一一对标对表,抓好落实;要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凝心聚力攻坚项目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兑现奖惩措施,加强督查督办,进一步强化项目攻坚的措施保障,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孙兆银率队到我区山水项目重点单位进行调研
8月30日至9月3日,长白山管委会副秘书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兆银带领山水办、建苑集团和中元公司项目负责人,分别到保护中心、池北区、池西区和池南区就山水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会上,孙兆银详细了解了4个单位每个项目当前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并对每个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一进行了解决指导。孙兆银强调,项目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山水项目,严格落实责任,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进度。一是加快项目可研修改和立项审批工作,抓紧与中元公司的沟通对接,符合开工条件的要立即开工;二是重点做好小水电站征收和森林抚育项目,深入研究、攻坚克难,一定要保障这两项绩效指标任务可落地、可实施;三是项目单位要再添措施、抢时间、抢进度、保质量,全力确保山水项目按期完成2018年预定工作计划。
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推进会召开
8月9日,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EPC合同签订、全过程咨询服务合同签订、项目进展情况通报和各责任单位项目调整等事宜。
会议研究确定了EPC及全过程咨询合同主要条款内容及关于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展情况通报,部署讨论了各责任单位提出的项目调整及针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会议指出,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作为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是吉林省长白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点实施任务,山水办及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大项目调度管理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信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长白山保护开区整体生态环境。
建苑集团、中元公司等单位参加会议。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专家率队调研项目推进情况
7月25日,山水办组织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专家分别到三个区及各项目单位实地调研山水项目推进情况,了解各项目单位存在的问题,根据各项目单位的客观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在不影响12项绩效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对部分项目内容适当调整,确保所有项目与《实施方案》一致。
7月26日,对各项目建设单位在可研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哪些项目建设内容能够使用国省资金等问题,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与环保部规划院进行交流和探讨。
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可研初审论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目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已组织16次专家论证会,现已对56个子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已完成规划方案论证32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58项,现阶段已对所有具备论证条件的新建项目进行专家论证,专家论证会中及时发现许多项目建设内容与生态修复工程存在偏差的问题,各建设单位正积极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调整。
建苑集团与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8月15日,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长白山山水项目技术负责人徐庆鸿,项目总负责人庞海泉等一行四人前往北京,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尹伟伦院士,就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咨询和交流,并与尹伟伦院士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邀请其及多名国家级专家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把控,给予技术指导,并对项目的考核验收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全力推进森林长期生态监测固定样地标准化建设项目
森林长期生态监测固定样地标准化建设项目,是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山水项目之一,项目旨在通过动植物固定样地标准化建设,完成固定样地的基础设施、监测设备和监测项目,集成长白山地区森林资源监测信息,构建森林资源固定样地化体系,有效整合森林资源监测中各环节数据和信息。工作开展以来,科学院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立项手续繁琐、资金拨付不到位等困难,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使样地建设项目实现了可研编制、样地建设和监测调查有序开展的目标。截至目前,由动物所负责的20条动物样线布设完成,并完成了位点标识和生境状况测定工作。植物所负责的固定样地工作,完成了次生白桦林样地1公顷、阔叶红松林样地1公顷、云冷杉林样地1公顷三块样地建设,完成样地区划、乔木层调查,灌木层调查、更新层调查和树环设置,并同步进行了环境因子监测等工作。
通过项目实施,满足了长白山科学研究院野生动植物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线)建设的国际化标准,对开展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全面摸清本底生态系统存在问题,对已经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池北区简易堆放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有序推进
为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美丽长白山,根据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池北区秉承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理念,提前启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简易堆放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
该项目已列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位于白河林业局宝马林场平地,原取沙场地。整个场区占地面积约9.54公顷,垃圾填埋场库容约26万m³。项目由“EPC工程总承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7月25日,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机械进场进行垃圾挖掘、外运,工程自开工以来,在各部门的紧密合作下,池北区简易堆放垃圾已转运7342车、约183550立方,处理面积约6.5公顷。目前日均转运7000立方,土壤修复与垃圾转运同步交替进行,土壤修复面积约1公顷。待土壤检测合格后开始回填作业。
池西区大、小黄泥河生态整治修复工程有序推进
2018年初至今,在长白山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池西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池西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小黄泥河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黄泥项目区位于松江河左岸支流黄泥河两岸,黄泥河穿城区而过,河道长度为12.4km,对大黄泥河实施河道清淤,中游两岸进行生态整治修复,河道治理等。小黄泥河项目区位于小黄泥河河口处,小黄泥河是北黄泥河支流,河道长度为3.14km,对小黄泥河道两岸做防洪处理后,进行生态植被恢复。为确保项目前期工作能够切合实际,区委书记、项目主管区长多次带队到项目地实地考察,与设计单位在现场进行交流指导,定期组织会议听取设计单位的方案汇报。全区各相关部门集中精力按领导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可行研究报告论证评审工作,正在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待最终通过后出具评审报告,再组件报立项审批。我区大小黄泥河河道治理项目能够稳步推进,即将进入立项审批阶段,为完成任务指标和绩效考核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护中心扎实推进长白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
据了解,长白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项目被列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项目,并由保护中心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切实做好长白山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工作,2018年4月起,保护中心积极推进项目可研编制、方案制定及专家论证等相关工作,并聘请了省内最高资质的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对长白山保护区内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系统监测与防治工作。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长白山保护区新增风灾区区域布设诱捕器80套,每5-7天监测一次,对纵坑切梢小蠹和落叶松八齿小蠹虫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虫口密度较低,且天敌数量较多,无需人工干预。二是在落叶松比较集中的横山站、双目峰站和中心办公楼周边的美人松林区域,对100株不同林龄的树木,采用阻隔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松毛虫监测,每三天派专人查看一次。6月24日,在相同区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性信息素诱捕成虫,监测结果显示虫口密度较低,未成灾。三是对环山线、游客集散中心,加油站等地开展了重点排查,未发现美国白蛾越冬蛹。7月20日至8月20日开展了性信息素诱捕成虫监测,结果显示未发现美国白蛾传入。四是在全区布设了4300套云杉八齿小蠹诱捕器,主要布设在白山站、维东站、横山站等9个站区的防治和监测区。从6月1日至8月1日,经过两个月的监测,防治区域共收集到云杉八齿小蠹虫约150万头,监测区域虫口密度较低。五是在全区开展了松材线虫媒介昆虫墨天牛的监测,同时对当年死亡的针叶树进行采样检测,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松材线虫传入。
池南区垃圾收集处理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
据了解,长白山池南区垃圾收集处理工程已被列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该工程为续建项目,池南区自今年4月份以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池南区垃圾收集处理工程共建设3座垃圾转运站,两用一备,每个垃圾转运站设置2台可移动垃圾收集箱进行生活垃圾收集。为保证垃圾转运的正常运作,总共配置15立方米移动垃圾收集箱6个,配套拉臂车3辆,吸污车1台。项目实施后将全面改善池南区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进一步促进池南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2018-12-11 10:22
-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2018-12-11 09:52
- 延边州与长白山管委会畅谈合...2016-12-14 12:00
- “冰雪群英汇”产业高峰论坛举行2016-12-10 12:00
- 首届中国·吉林国际冰雪旅游...2016-12-10 12:00
- “冬季到吉林来玩雪”主题旅...2016-12-09 12:00